2016年7月总第236期

王锋涛:勤奋坚守终成“印尼通”

  • 作者:本报记者 吴丽华
  • 时间:2016-07-13
  • 来源:


 

 

 
3个月学会印尼语,5年成为“印尼通”,在当地华人圈被看成宝,成为集团海外投资属地化管理的榜样……新华联印尼镍业公司副总经理王锋涛在驻守印尼的5年间,凭借超乎寻常的勤奋和努力,完成了上述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成为集团矿业投资领域一位不可多得的国际化人才。
坚守边远矿山不忘初心
2006年大学毕业加入新华联,2009 年初调往新疆凌云矿业、2010年前往河南三门峡崤山金矿、2011年被派驻印尼镍业,细细算来,王锋涛加入集团10年竟有近8年时间坚守在艰苦的边远矿山, 与寂寞荒山为伴。然而,不管是边疆的风沙、深山的寂寥,还是南印度洋的烈日,都不曾改变他那颗坚定的建功立业之心。
新疆凌云矿业距离“死亡之海”罗布泊只有100多公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刚到那里的时候,王锋涛对当地干燥酷热的气候很不适应,每天早上都会流鼻血,但他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而是想尽办法去适应。
气候条件恶劣,工作也不轻松。2010年上半年公司的招聘工作错过了当地招工的最佳时机,想要在地广人稀的大漠深处完成60多人的招聘任务并不容易。身为公司人事工作负责人的王锋涛和同事们千方百计想办法,甚至亲自去张贴招聘启事。虽然中间也遇到一些小波折,但最终招聘工作还是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这些相比后来在印尼原始热带雨林穿行的经历,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一次,王锋涛和几个同事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徒步深入矿区考察。爬到半山腰时,已经筋疲力尽的他们突然听到一句“有蚂蝗”!这时,大家低下头来才发现每个人的脚上、腿上都沾了很多蚂蝗,有的已经钻进肉里开始吸血,而头顶的树叶上正有更多的蚂蝗向他们涌过来。当时所有人都是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才冲出了那片恐怖的森林。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下来, 王锋涛表示,很多时候可以依靠的只有意志,是不愿放弃和不服输的心支撑着他在艰难中一路前行。
跨越文化鸿沟终成国际化人才
如果说艰苦的自然条件还能咬咬牙克服,那么语言文化的差异则是更加难以逾越的鸿沟。初入印尼,王锋涛就意识到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尽快学会印尼语。于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单词;晚上睡觉前,也要听一个小时的学习录音。王锋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印尼语“老师”,那就是公司的司机。公司驻地到最近的机场有11个小时的车程,而对于当时急切学习印尼语的王锋涛来说,漫长的路程却成了令人兴奋的课堂。每次他都会跟司机用手语加印尼语“聊”一路。凭借这份执着,他仅仅用了3个月就学会了日常的印尼语。
扫清了语言障碍的印尼岁月,王锋涛深入很多矿区,考察了近百个项目,为集团在印尼的投资与合作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为集团以较优惠的条件与印尼央大集团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华联集团与央大集团的合作中,他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与当地各方的良好沟通,协助公司高炉项目从印尼进出口银行获得融资5850万美元。
在印尼工作期间展现出的较强工作能力让王锋涛得到了快速提升。历任凌云矿业、崤山金矿、印尼镍业综合办主任后,他先后升任印尼镍业助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被视为集团海外项目属地化管理方面难得的人才。
现在,在当地华人圈,王锋涛甚至被称为“本地通”,成为诸多希望布局印尼的企业渴求的“宝贝”级国际化人才。
誓把他乡作故乡
再坚强的汉子,内心也有一方柔软的港湾,离家多年的王锋涛也不例外。他坦言,在国外待得越久,就越想家。尤其是每逢佳节,王锋涛更加想念家的味道和年迈的父母。每每想起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自己却不能好好陪伴,他都会加倍自责。
儿时形成的饮食偏好往往是最难改变的家乡烙印。虽然已经熟悉了当地的风俗、讲着一口流利的印尼语,但王锋涛还是没能爱上印尼的烤鱼和炸鸡。多少次漫漫山路的旅途,他都是想念着家乡的美味却只能用面包和方便面来充饥。
独在异乡总有太多想家的理由, 不过现在家之于王锋涛只是内心深处那个宁静而甜美的感情寄托。大多数时候他都要忙于各项工作,交更多印尼的朋友,为集团在当地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正如王锋涛所说,他把家安在了印尼,已经决心把那里当作第二故乡,为集团海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