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总第248期

华侨城:由主题公园向全域旅游转型

  • 作者:
  • 时间:2017-07-17
  • 来源:

       32 年前,华侨城从深圳起步,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欢乐谷,围绕主题公园建立了酒店、文创园、美术馆等,通过文化旅游串联产业、人口、资本等核心要素,开启了独特的“造城”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华侨城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的项目中。近年,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华侨城将自身“文化+ 旅游”模式从内涵和外延上做了更高层次的延伸,提出“文化+ 旅游+ 城镇化”“旅游+ 互联网+ 金融”的发展模式,开始新一轮全国布局和企业转型升级。
甘坑:“二次创业”的初次尝试
        在其总部所在地深圳,华侨城已成功签约9 大重点项目,布局新型城镇化、国际会展业、文化旅游、创新型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建设、互联网与金融等众多领域,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而甘坑则是华侨城布局新型城镇化的初次尝试。
        甘坑位于深圳龙岗,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一个有着350 余年历史的客家传统村镇,由一座文化旅游景区和几个客家自然村落组成。由于缺乏整体策划与运作能力,甘坑之前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华侨城介入后,重新思考了当地的经济转型、产业导入、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课题,为其规划了新蓝图,注入了更多时代性内容:引入PPP 模式,以创意、管理和资本介入,布局IP 文创、VR 内容产业、古镇生态旅游和旧城改造,实现“产城游”一体化。
        目前,甘坑已形成了策划概念方案,甘坑客家小镇、小凉帽田园酒店、铁道飞鹰VR 剧场等项目已启动方案设计。值得指出的是,华侨城在对甘坑的开发中特别注重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以被列为深圳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凉帽为核心元素,将打造一系列文化产品。预计未来5—8 年,甘坑将建成年接待游客500 万人次、GDP 上千亿的城市级新镇。
        未来,华侨城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文旅古镇资源,打造100 个美丽乡村,导入“文化+”相关产业,创造20 万个就业和创业岗位,让原住民在家乡就能安居乐业,让城市人都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创造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图景。
全域旅游:助推华侨城产业升级
        作为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华侨城转型“文化+ 旅游+ 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就是发挥文化和旅游“造城”的优势,采用政府、村镇、企业、民间社会资本等多方合作共享的PPP 模式,搭建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平台。这一战略与全域旅游的概念不谋而合。与传统的景点开发不同,全域旅游将某地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度假区打造,当地人和游客都能体验到区域内的文化旅游氛围。
        华侨城的首例全域旅游尝试正在云南落地。今年4 月,华侨城完成对云南世博、文投的重组后,云南便成为其“第二总部”。华侨城称,包括元阳哈尼梯田、轿子雪山、世博园在内,重组后其管控了云南六成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华侨城将在“十三五”期间投资2000 亿元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进行资源整合。云南可借此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华侨城将利用PPP 模式破解资金难题,为云南全域旅游建设提供资本保障。
        华侨城新型城镇化项目在广东、四川、海南、山西、河北等地快速落地。在项目开发与运营中,华侨城通过产业投资、智慧输出、公共服务提升等方式介入全域旅游开发。据了解,去年1—8月,华侨城集团签约的多个特色小镇和全域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金额达4000 亿元。
        在发力全域旅游的同时,华侨城也改变了原来的发展方式。过去的华侨城多是单打独斗、内生发展,通过文化旅游衍生出文化酒店、文化演艺、文化节庆等相关业务板块。现在的华侨城则更强调产业协作,根据发展需要,主动联合来自地产、金融、互联网、高新科技研发等各个领域的顶尖机构,组成“云智囊”,共同开发战略项目。
        随着新业务、新项目快速铺展,华侨城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形成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产融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开发运营、主题酒店开发运营、智慧管理输出等七大核心业务板块,产业遍布全国33 个重点城市。到“十三五”末期,华侨城有望实现年接待游客1 亿人次的宏伟目标。(本文根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网易等媒体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