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总第252期

比亚迪:依托资本和创新实现成功转型

  • 作者:
  • 时间:2017-11-08
  • 来源:

       从1994年做镍电池起家,到成为锂电池领域的“电池大王”,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再到最新的云轨业务——以电池为核心技术,比亚迪依托资本市场,三次成功转型,让这家“构筑梦想”的公司为世人瞩目。

依托资本市场实现技术飞跃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叠加技术推动,比亚迪实现了多次转型,而转型成功的根本动力是敢于创新、坚持创新。
       2002年7月,比亚迪股份在香港挂牌上市,募集16亿港元进入了手机零部件行业;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正式成立比亚迪汽车。在进军汽车领域的同时,它还布局了新能源产业。正是这一次成功收购,使得比亚迪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掌握大量核心技术。
       2011年,比亚迪回归A股,实现了A股和H股两地上市。随后,通过募资设立了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及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2016 年公司通过增发,设立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扩产等项目。
       通过资本市场的洗礼,比亚迪大幅提升了自身品牌影响力,构建起了合理的资本结构,使公司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七年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

       10月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8万辆,其中比亚迪销量 1.17 万辆,再次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在累计销量前10位的车型中,比亚迪占据3款。这是比亚迪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7年结出的硕果。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开始关注并聚焦新能源汽车。由于市场和规模未成气候,投入和风险巨大。到2012年,比亚迪净利润只8138万元,同比下降94.12%。面对市场质疑,这家以“Build Your Dream( 构筑梦想 )”为名的公司选择继续“追梦”,坚持聚焦新能源汽车,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从用车到充电桩建设、质保救援等一系列服务,期望通过全方位的服务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经过数年深耕,比亚迪终于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蓝海。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售出2万辆,2015年达到6万辆,2016年突破 10 万辆。2016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34.7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整体收入约346.18亿元,同比增长约80.27%,占比亚迪总收入的33.46%。
       比亚迪除了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外,其海外布局已经扩展至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荷兰、澳大利亚等50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座城市。数据显示,比亚迪去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0万辆,加上商用车,去年全球总销量约11.4万辆,同比增长约70%,居全球首位。
       而这只是表象,追根溯源,这与比亚迪重视创新、前瞻的战略、领先的产业布局和产品投放密不可分。正是有了领先的技术和前瞻的战略作为支撑,比亚迪的产业布局和产品投放才有机会做到超前和领先。

云轨构筑比亚迪新梦想

       在比亚迪的新能源产业版图中,最引人注目的电动汽车只是其中的一环。比亚迪还制定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和轨道交通等新能源战略来实现其新的发展。其中,通过云轨技术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便是王传福的“新梦想”。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速,各城市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过程中却面临“地下太贵,地面太堵”的难题。历经5年、投入高达50亿元的研发经费后,比亚迪提出了解决方案——云轨。云轨表面上和其他轻轨无异,但轨道上的“学问”却大不相同。通过跨越式单轨支撑,结合比亚迪长期以来积累的电机、电控、电池技术,云轨让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跨座式单轨技术专利的公司。由于造价低、建设周期短,比亚迪一年间已经拿下了银川、广安、安阳、曲阜、汕头等十几个城市的订单,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将有6条云轨线通车;到2018年将有300亿元云轨订单。 (根据《三次成功转型:比亚迪践行绿色梦想》等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