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总第261期

万科:以养老服务构建中国养老社区“新图景”

  • 作者:
  • 时间:2018-08-09
  • 来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自古便是衡量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中国社会而言,这句古语不仅未过时,在“银发浪潮”席卷的当下更加重要。近年来,处于转型升级中的万科正逐步成为养老产业的开拓者和探索者。
       “随园模式”布局养老产业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是目前养老行业发展的方向。但综观当前中国养老市场,行业痛点频现,资源匮乏、大规模推广难、专业化程度低、治理机制效率低下、传统观念阻碍等都束缚着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政策的有力驱动、巨大的基础养老需求,推动着中国养老产业快步走向井喷式发展。
       早在2009 年,万科便已将触角伸向了养老这一蓝海。当年,随园嘉树作为万科集团首个养老公寓项目立项,标志着万科养老业务迈出探索的第一步。9 年来,“随园模式”中活跃长者公寓—— 随园嘉树、家庭式长者康复护理中心—— 随园护理院、品质型城市养老机构—— 随园智汇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随园之家,4 种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有机结合,为城市长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随园模式”不断摸索和建立更加合理的标准与规范,改进和优化其养老服务,已梳理出了8大类服务模块、165个服务细项,涵盖产品硬件服务、健康管理、护理、康复、医疗、营养餐饮、特色家政等。
       根据年报,截至2017 年末,万科在养老业务方面已经布局了15 个城市,共获取带床位项目约50个,另有无床位的日照/居家服务中心约120个。
       探索“可复制”养老服务模式
       “民生中的民生,短板中的短板”, 这是中国养老面临的现状。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曾指出,当前中国养老服务业正呈现出从单一服务供给向多元服务供给转变,由单一形式向多种组织形式转变的特征。因此,寻找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老年人个性化的养老方式,实现养老服务“可复制化” 推广,成为当前社会破解养老难的一大方向。
       “随园模式”在养老服务发展新趋势下成功立足,其可复制性发展功不可没。2016 年底,12 个随园之家服务网点正式落子宁波多个社区,开启其复制传播之路的第一站。截至目前,长三角5 个重点城市均已被纳入随园拓展的版图。数据表明,目前仅随园之家就有百余个服务网点,直接服务2 万余名老人,辐射周边逾10 万人。
       “随园之家运营模式的核心,是在相关民政街道领导的支持推动下,利用企业的专业服务团队,与政府基层街道、社区合作,依托社区现有日间照料点,为长者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浙江随园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芳表示,近年来,政企合力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已成大势所趋。而随园之家作为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成功案例,也为在当前广受推崇的“9073”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人数分别占90%、7%、3%)中占据主流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着有益尝试。
       打造“有温度”的养老样板
       或是来一段二胡合奏,或是翩跹起舞,亦可以挥洒丹青……歌声、笑声充满着各个角落,这些早已成为随园嘉树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在随园嘉树, 有走上央视大舞台的“随园老男孩”, 有荣获“杭州市潮爸妈社团”美称的“随园缝纫社”,有历时3 个月绘制山水长卷的“两弹”工程师……社会对老人的刻板印象被他们一点点刷新。
       随园嘉树的养老生活也在2018 年3 月开放运营的“随园嘉树·海上明月” 项目中复制再现。据悉,该项目坐落于杭州萧山区,是随园多年养老探索总结的产品与服务主张落地的第一个旗舰项目。项目不仅硬件条件优越,还将配套建设随园护理院,引入权威服务标准, 并与杭州多家医院合作,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为术后康复和失能长者提供日常护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精神娱乐等全天候养老服务。
       “营造更加‘城市化’的美好晚年生活”,这是余芳对“海上明月”的期许。“温度”成为余芳口中频繁出现的词汇。从“物质敬老”迈向“精神养老”,搭建“老人服务生态平台”,这是随园对养老服务的定义。(根据《养老产业全布局,万科养老“随园模式”再升温》等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