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总第277期

大研花巷: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网红景点

  • 作者:本报记者 王涛
  • 时间:2019-12-13
  • 来源:
从大研花巷的试营业,到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深耕落地;从一家单一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到发展成为“小镇+ 全域旅游+ 旅游供应链平台”多业态全产业链企业;从在旅游行业中名不见经传,到蝶变为主题旅游小镇行业专家, 过去几年中,雪松文旅成为文旅行业的一支奇兵。2018 年国庆期间,雪松文旅旗下大研花巷项目接待游客量数据亮眼, 日均到访游客超6 万人次,总游客量超40 万人次,获业界交口称赞。
坚定传承民族文化
雪松文旅在项目开发的更新迭代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最本质的产品理念, 坚持做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迭代更新及延展。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张劲认为,在商业化冲击越发强烈的今天,必须充分引导社会力量对各地传统文化进行多元化保护,在商业与文化中寻求共存,先保护再开发,让开放与传承并行。大研花巷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落地的。它区别于传统文旅项目的一大重要特色便是为游客提供地道的纳西族文化旅游体验。穿梭在大研花巷里,时常可以看见“披星戴月”的纳西族人牵手作舞的景象。纳西族独特的打跳式表演令到访的游客能身临其中, 感受纳西族人多元的文化。
手工艺坊是大研花巷里最具工匠精神的体现。这里沿用传统民族工艺,并经过迭代更新,创造出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 已成为古镇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传承“工匠精神”的手工皮具坊,店主于5 年前从父亲那儿接手已经传了三辈人的皮革店。因为大研花巷的美和文化气息,他选择在这里延续家传的手艺,也延续这一份“工匠精神”。扎染是在很多少数民族中普遍盛行的印染工艺,作坊饱含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还有诸如羊毛毡艺坊、纳西牛肉坊等传统作坊于花巷街边林立。其作坊主均来自丽江本地,大多是家里祖传的手艺。他们再现了古城的纳西文韵。
民间艺术在大研花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展现云南地道文化的艺术馆点缀其间,传统民族精粹与技艺在纳西银器、茶道、珍贵南红、药膳馆、玉石雕琢等文化展演与游客互动中得到传承。月咏堂的手艺工匠为纳西银壶錾花,通过一件件器物,传承着云南民间传统技艺。
服务品质过硬
为了严格落实云南省政府“22 条”、丽江市政府“28 条” 整治措施,大研花巷在货源渠道、厂家资质及在售商品保质期等重要环节都严格把关,在销售环节则坚持明码实价,不做虚假宣传,不搞价格欺诈,自觉接受监督。
目前,大研花巷街区内专设了售后服务部门,24 小时接受消费者投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大研花巷的服务品质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起投诉。 与此同时,大研花巷积极落实丽江市政府发布的《丽江古城5A 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设立古城内首家“丽江古城315 维权中心”“明码实价示范街”, 以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安全、踏实的旅游体验。
实践证明,优秀的旅游体验也为大研花巷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客流。在2017 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大研花巷日均到访游客2 万人次,总游客量超6 万人次, 再次一鸣惊人。
精心打造网红景点
“硬生生造出来的网红景点不会持久,因为红得快,不红也快。网红景点要有在地文化。”雪松文旅集团副总裁刘宏娟表示,雪松文旅不只是打造标杆性的旅游爆款项目,更希望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资源、历史传统,做“有文化的旅游”。
其中,大研花巷经典的纳西风格牌楼——遇见·丽江广场成为丽江古城网红打卡之地。以马帮文化为主题的演出《遇见·丽江》——永远的马帮,是古城唯一的一部旅游演艺节目,将游客带进马帮情景当中。从剧场出来,游客看到的是大研花巷又一打卡之地——民谣广场。这是丽江古城唯一一个开放式露天民谣项目。“手鼓美女”夏夏、兰氏鼓法双鼓组合兰澜和小智、江湖乐队主唱小松、《中国梦之声》选手唐康、《中国好声音》参赛选手周三等均在此表演。同时,民谣广场正上方是丽江之眼观景平台。这是丽江古城仅有的免费开放观景平台,可将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总而言之,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积极思考、符合未来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价值需求以及对商业模式的精准把控,这些都奠定了雪松文旅大研花巷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