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总第280期

腾讯文化:融入“鹅厂”血液的精神信仰

  • 作者:
  • 时间:2020-03-10
  • 来源:企业文化与信息管理部

  腾讯文化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使每一句表达都在公司的既有业务决策中和员工的具体言行中得到充分践行。
2019年11月11日是腾讯成立21周年纪念日。当天,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总裁刘炽平及全体总办成员向4万余名员工发送了一封邮件,正式对外公布腾讯全新的使命愿景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并将公司价值观更新为“正直、进取、协作、创造”。
用户为本
       “用户为本”强调“用户”,“科技向善”强调“责任”。腾讯希望最大程度来突出“用户”与“责任”这两条企业的生命线。二者不仅是腾讯存在的意义,还是腾讯的长期追求。
       当很多互联网企业贪图短期利益,降低广告审核门槛,导致大量虚假医药与金融欺骗等广告充斥互联网时,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用户与流量的腾讯却始终极为克制,在“开户审核”“广告审核”与“广告巡查”等环节设置严格的审核机制,捍卫业务底线。腾讯自始至终都未以牺牲用户价值为代价去追求短期商业化,而是一直致力于通过创造新的用户价值来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腾讯之所以获得如此骄人的经营业绩,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否则,今天的腾讯就不可能进化出腾讯网、腾讯游戏、腾讯视频、腾讯音乐等全网最大的精品内容矩阵,更不会诞生出今天已经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微信生态。
科技向善
       腾讯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之一,其高管团队认为腾讯应该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在这种意识下,2017年,腾讯研究院启动了“科技向善”项目,致力于为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优图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帮助警方找回被拐儿童,就是腾讯践行“科技向善”的一个案例。另外,腾讯公益已连接数亿爱心用户,为5万余个项目筹集超过50亿元善款。
       除了社会公益活动,腾讯“科技向善”更多地体现在其具体的业务行为上。例如,腾讯在社交与内容产品上坚决杜绝色情与低俗内容;腾讯严格广告审核,抵制虚假广告;腾讯游戏出台防止青少年沉迷的举措;微信订阅号与信息流“看一看”功能,拒绝基于算法的机器推荐模式,而是坚持社交推荐模式。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选择了向善。
       腾讯的“科技向善”是对科技伦理准则的再次定义,明确了科技伦理从“中立”走向“善意”。
价值观的升级
       腾讯之前的价值观是“正直、进取、合作与创新”,在企业文化3.0中,优化为“正直、进取、协作、创造”,其中“正直”与“进取”保持不变,“合作”调整为“协作”,“创新”调整为“创造”。
       “正直”与“进取”一直是腾讯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腾讯选择了继承。“正直”让腾讯始终做正确的事情,不去做歪门邪道的事情,“进取”则让腾讯永远不满足现状,始终向上生长。
       “合作”与“协作”两词看似相似,但其实有着微妙的差异。合作是双方围绕一个对各自都有利的目的去合作,而协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员工除了在对双方都有利的领域进行合作,还要在一些对“小我”没有直接利益,但有利于相关部门的领域进行无私协助。
       “创造”是超越“创新”更高的要求。“创新”一般指在前人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并不发明新的物种,而“创造”是突破现有思维,探索未来。腾讯提出“创造”的价值观,是希望加强对前沿和未来领域的关注与投入,去实现更多前所未有的创造。
关心员工成长
       腾讯对管理的要求是“关心员工成长”,即明确腾讯提升业务效率的不是靠“监管”“管控”,而是真正地尊重员工、信任员工,给予员工释放能力的空间,通过促进“员工成长”,从而实现企业同步成长。
       大多数企业都只能在一个业务领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无法在多个领域成功。而腾讯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在不同周期的不同业务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这些业务多是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而非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源于腾讯尊重员工、信任员工,使企业能在创始人团队之外持续涌现出更多的人才,进化出更多新的业务能力,进而支撑多个业务的成功。
       腾讯未来能走多远、走多久,并不取决于现在的市场地位,而取决于未来有多少员工还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对企业文化的信仰。只要这种信仰在,腾讯就会生生不息,走向更高远的未来。(根据砺石商业评论文章《全面解读腾讯企业文化:融入鹅厂血液的精神信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