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军:凭诚信演绎财富梦想

  • AUTHOR: 杨运辉 胡应南
  • Data: 2007-11-15
  • Source: 中华工商时报

  1990年,当中国的“下海”潮还在风起云涌的时候,才过而立之年的傅军毅然丢掉“金饭碗”,怀揣着1000美元和一个沉甸甸的梦想,只身飞往南洋,意欲在马来西亚这个富有商机的国度掘“一桶金”。17年后,傅军镇守在北京的新华联集团总部,从容指挥着庞大的新华联舰队,纵横搏击于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面对传媒执着而雷同的追问,他以饱经磨砺的成功者的口吻,平静诠释着把“蛋糕”做到100亿元的秘诀:“其实,做生意就是做人。尽管商路多艰,荆棘丛生,但只要你高举诚信大旗勇敢前行,路子就会越走越宽,事业就会越做越大……”

诚信铸就康庄大道

  有人不堪贫穷而从商淘金,有人不甘平庸而下海弄潮。而傅军在仕途艳阳朗照的时候飞越重洋、异乡寻梦,却有着另一层更深的意义。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许是孩提时的饱受饥寒,使他更深地领悟到“经济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

  好些个不眠之夜,傅军辗转反侧,苦苦冥思着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有一天,他终于豁然开朗:漂亮的口头说教,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只有更多的人去创造财富,国家才会快速富强。国家富强了,老百姓还愁没殷实日子过吗?
带着这个朴实的信念,傅军辞掉公职,决心下海一搏。但商海之大,何去何从?傅军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外贸的优势,离家别子,远赴商机无限的吉隆坡,去演绎神圣的财富梦想。

  步入商道,有些人企图凭借“投机”一夜暴富,有些人渴望仰仗“后台”一本万利。远赴异乡创业的傅军,既无任何“背景”,又不屑与投机者同流合污。他只想依靠自己的诚实经营,锲而不舍地撑起一片蓝天。

  尽管下海前担任过醴陵市外贸局长和湖南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副总经理,已经学会了不少的“游泳”招式,但在变幻莫测的商海里,傅军还是“呛”了几回“水”。

  有一次,傅军欣喜地捕捉了一个商机:马来西亚市场上莲子奇缺,而湖南的湘莲货源充足,物美价廉。做这笔贸易,应该是稳操胜券。他当机立断,迅疾联系马来西亚的经销商,谈意向,签合同,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湖南组织货源。谁知路上来回折腾的“时间差”,使他美丽的希望变成了泡影:收购莲子时,价格已经飞涨。如果继续履行四柜莲子的合同,这笔买卖至少要亏八九万。这对创业伊始、还在以小博大的傅军来说,实在是一件大伤元气的事情。

  这节骨眼上,有人劝他寻找借口,撕毁合同。

  傅军是个性情中人,决不会因一时的糊涂而自断后路。他说:“弄砸一笔买卖,就会失去一个朋友。不讲信义,没有朋友,我今后还怎么在生意场上立足?莫说八九万,就是亏二十万,我也不做‘一锤子买卖’!”

  生意算是狠亏了一笔,但他一诺千金的故事迅速在业内传为美谈。那位经销商深为傅军的诚信所感动,豪爽地说:“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无独有偶,1991年,他与镇江轻工局签下2000吨木浆贸易合同。谁知市场行情突变,不但没有赚,还要蚀老本。为了如期交货,他又让4万美元打了水漂……

  凭着良好的商业信誉,傅军不到一年工夫,就把贸易做到上亿元,利润高达几百万。

  正当朋友们为傅军弹冠相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重心北移,转战国内。

  朋友们极力劝他留在马来西亚,在自己的“根据地”里不断壮大。但傅军主意已定:“其实,当初跨出国门,我并不是想在海外扎根。现在,有了一定的根基,也该是我回去施展拳脚的时候了。再说,我的根在中国。这剪不断的乡情,常常使我梦绕魂牵……”

  带着按捺不住的创业激情,傅军又踏上了熟悉的故土,在湖南宾馆“安营扎寨”。

  1992年,沿海经济热潮迭起,傅军审时度势,率先投资北海房地产。随着跟进者蜂拥而入,房产开发的“泡沫”急剧膨胀。凭着多年练就的商业直觉,傅军料定:“火爆”背后必藏危机。他断然抽回全部资金,改在内地寻找“新大陆”。果然,这以后不久,中央重拳整顿失控的房地产市场,银根骤然紧缩。结果,2000多家房地产公司躲闪不及而被套牢,傅军却全身而退,奇迹般地赢了利。

  房产市场的极度疲软,并没有挫伤傅军的锐气。相反,透过“沉寂”的面纱,他依然看到了市场的燎原星火。为了抢滩湖南这块“处女地”,1993年,傅军快速组建了湖南华联置业有限公司,并以之为舞台,一鼓作气开发了九家湾公寓、兰景花园、华联花园、新华联家园等十余个房产项目,结果炮炮打响,个个赢利,在冷清的房产市场刮起了一阵“新华联旋风”。

  1994年,众多企业形势不佳,饮誉全球的“醴陵陶瓷”也蒙上了“夕阳”之色。

  傅军慧眼识商机,在做出“夕阳”过后是“朝阳”的判断之后,准确把握住控股壮规模的难得机缘:注入几百万元人民币,以51%的股份牢牢抓住醴陵市嘉树乡陶瓷厂的经营权。随着企业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大换血”,湖南华联瓷业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利器,面向国际市场不断扩张,一跃而为中国日用陶瓷行业的“领头羊”,年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

  尝到了资本运作的甜头,1996年,傅军又与东岳化工和长丰汽车两家企业“联姻”,合资开发拳头产品。强强整合不但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成功打造出了响当当的品牌:东岳化工借助清华大学这个高科技平台,自主研发出绿色制冷剂,其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了氟化工行业的“巨无霸”;长丰汽车公司开发的猎豹越野车,以突出的性价比优势被业内誉为“越野车之王”。

  后来,傅军又不失时机地涉足白酒贸易业,通过成功导入OEM商业模式,快速打造了“中国人的福酒”———金六福酒。

  随着中国申奥的成功,傅军又把战略眼光瞄准了优势独具的首都北京。2001年9月16日,傅军挥师北上,将国内的“大本营”搬进了北京城,抢占市场的制高点。面对无限的发展商机,久征商场的傅军娴熟地调遣着房产开发大军,据黄金地段,创明星楼盘;他果断地进军能源和资源领域,大举投资城市管道燃气,从容布局新华联矿业……

  历经17年的艰苦创业,傅军统领的新华联舰队已拥有47家企业,其中包括4家控股和参股上市企业,拥有员工2.5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三度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行列,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

创新谱写商业神话

  新华联的快速崛起,也得益于傅军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要想超常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独门暗器,不可人云亦云,不要啃别人吃过的馍馍,不要被种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权威所束缚,而要大胆创新、独辟蹊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到我有你无、你有我先,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多元化商业模式,一直被学界和业界视为“陷阱”。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断言:新华联的多元化发展也会陷入泥泽。
  事实恰恰相反。傅军反弹琵琶,奏响了一曲多元化的协奏曲。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使多元化成了新华联的杀手锏。在新华联的旗下,包括地产、陶瓷、化工、汽车、酒业、城市燃气、矿业等诸多产业。这些产业创造了不少的中国第一。华联陶瓷是中国最大的日用陶瓷出口基地,其产品还成了2008年奥运会唯一指定的陶瓷用品;东岳化工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绿色制冷剂生产厂家。金六福酒率先运用OEM模式,并通过福文化的广泛传播,早已成为中国白酒业的“黑马”。目前,新华联集团已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两个中国名牌,这在中国企业很是罕见。

  然而,对于傅军的商业经营模式,不少人误认为是空手套白狼。尤其是对金六福酒的商业模式,更是褒贬不一。
1997年,新华联果断注册了“金六福酒”,与五粮液酒厂签订合同,由五粮液供应白酒,新华联负责品牌包装和市场销售。目前,金六福酒的销售量已经占到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三位,创造出一个没有生产厂家,却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酒类品牌。

  一些经济学家、企业家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对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很不理解。他们质疑:“为什么国有企业的产品自己不能销售,而要民营企业来销售?”

  在现代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和销售是一个统一的流程。相对来说,产品升值,销售有着更直接、更重要的作用。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财富和资本。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往往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所以国有企业往往是销售腿短。

  傅军的金六福酒的商业模式正好弥补了国有企业的不足。以前,五粮液酒厂一年有几个月是生产淡季,机器闲置、人员闲置。和新华联联手以后,五粮液酒厂又扩大了生产规模,生产几乎是满负荷生产。资源整合的结果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荣。

  有金六福商业模式的成功引路,傅军在“国退民进”的热潮中大展拳脚,展开了一系列的购并行动:在湖南,新华联收购了邵阳酒厂,打造湘窖品牌;在云南,新华联收购了香格里拉酒业;在吉林,新华联收购了通化葡萄酒厂;在广东德庆,新华联收购了无比古方酒。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傅军把一个个品牌做得山响,让新华联的财富急剧裂变。

责任驱动“两个文明”建设

  企业做大了,但傅军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他看来,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造精神财富。

  17年来,正是秉承“厚植实业、报效国家”的企业宗旨,新华联累计上缴国家税收在20亿元以上,收购国有企业11家,安置下岗职工数千人,为国家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抗洪救灾等捐款8000多万元。”

  今年10月28日,在公司成立17周年的庆典上,傅军面对数百名与会员工,再次疾呼:“我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未来,不能依法纳税的事我们坚决不做,有损环境的事我们坚决不做,有损公众利益的事我们坚决不做。我们要为社会的进步和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岳化工是新华联旗下的骨干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该企业生产的氟里昂供不应求,利润不菲。但是,氟里昂对臭氧层起着破坏作用。为了保护环境,傅军毫不犹豫地关掉了氟里昂F12生产线,每年损失利润达1000多万元。

  2007年,新华联在陕西商洛地区开采钼矿。如果尾沙水流入渭河,将会破坏渭河地区的流水质量。为了保护环境,新华联又不惜投资3000多万元,打通隧道将尾沙水引入到安全地区。当地领导由衷赞誉:“像新华联这样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的企业,实在罕见!”

  在新华联内部,傅军立下规矩:凡是新华联职工的生日,企业都要表示祝贺;哪位职工家里出现天灾人祸,企业都要热心救助;哪位职工的子弟考上大学,企业都要进行奖励。早在1997年,傅军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经营者有其股”的口号,并将自己70%的股份主动稀释到30%,奖励近400名核心员工。最近,傅军又提出了“让事业成功者分享成功,让价值创造者分享价值”的口号,全力推进员工满意工程,鼓励员工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新华联尊重人才、崇尚价值、鼓励成才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广泛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扩张再展企业蓝图 

  “功成、名遂、身退”,一直被许多人视为人生的信条。对此,傅军却不愿苟同。如今,傅军的财富数以亿计,在创业的同时担任湖南省工商联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常委,并先后被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国家部门评选为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可谓功成名就。虽然才过半百,但傅军的头发因极度劳累而稀疏、发白。家人、朋友都劝他急流勇退,安度后生。但他却不以为然。傅军坦承:“我当初下海并不是为了个人赚点儿钱过好日子,而真想做一点儿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中国不缺职业革命家,但缺乏优秀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企业,振兴经济,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此,我现在不能脱下跑鞋,有丝毫的懈怠。企业竞争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惟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面对未来的发展,傅军声称:“新华联始终坚守多元化,始终坚守自己的品牌战略,始终坚守民营企业既创造物质财富又创造精神财富的信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华联的发展战略。”对于多元化发展战略,傅军一再强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既做加法,又做减法。比如收缩六福餐饮业,重点扩大东岳化工。因为这个项目对于减缓全球变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制高点是战略资源。谁掌握了战略资源,谁就掌握了未来。傅军在控制能源资源方面已迈出了一大步。在非洲大陆联合经营的矿业开采,无疑将进一步提高新华联的历史地位。在资本市场上,新华联投资长沙商业银行,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傅军断言,当年新华联从海外回国发展,现在又走向海外市场,这将使新华联不仅仅是中国的知名企业,而且要成为国际知名企业。